市场上的水果品种很多,但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品种,除了苹果、梨等耐储品种,就属热带水果最为常见了,尤其是香蕉,几乎一年四季都有,而且南北方都常见。
其他很多热带水果也仅仅是区分淡旺季而已,就连榴莲也都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只是泰国金枕榴莲品质最好,产量最大的时间段正好是夏季,所以那时候较为常见,也较为便宜。像莲雾、释迦果、龙眼等水果,也都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但受到价格高和不耐运输的限制,往往在南方比较常见。
除了大陆这边,台湾省也是莲雾和释迦果的主产区,往年输入大陆的数量都是上万吨的,占到当地总产量的90%以上,不仅是量大,价格还很高,给对岸的农民带去了丰厚的种植收益。
近日,台湾省台东县的释迦果(当地称凤梨释迦),即将迎来大量采收,这时本该是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的农民们,却开始发愁销路。因为在9月下旬,有关部门叫停了台湾省释迦果输入大陆,因为检出了害虫,不仅是果子品质差,还可能对大陆的农作物造成危害。
应该是平时的输入检疫就做得非常好,所以很少听闻有大陆的消费者,买到对岸有虫子的释迦果,而产自两广的释迦果则是在管理上做得更好,基本没有这种问题出现。所以叫停释迦果的输入是必要的,并且以两广的释迦果产量已经能满足不少市场需求,价格还更便宜,在品质上并没有多少差异。少了台湾省的释迦果竞争,大陆种植的释迦果也能获得更大的市场,给果农们带来更多收益。
在叫停台湾省释迦果的输入后,近日有部分释迦果被卖到了香港,但却是再次出现了丑闻。据香港媒体报道,近期香港当地在对一批台湾省水果抽检中,发现抽查的10个样本果肉都有虫,其中菠萝和释迦果中满是虫子,释迦果中的幼虫分布最为密集。这让很多人都对释迦果产生了反感,尤其是卖到香港的释迦果有点类似于倾销,是比卖到大陆的释迦果更加便宜,零售价在5-8折之间。
如果台湾省的果农不对释迦果的品质做出改变,不解决这些果虫的问题,在市场上是行不通了,据悉台湾省每年的的释迦果产量在1.5万吨左右,输入到大陆的约为1.3万吨。这么庞大的数量,绝不是一天吃18斤能解决的,而且释迦果的保质期本就不长,所以急需另寻销路,但就果子这种品质,还有机会吗?对此有一些网友表示,这是自己作死,滞销了也怪不了别人。
其实两广这边的果农种植出来的释迦果,都没有这样的(虫害)问题,至少出现在市场上的不会。可见问题出在是否有认真管理,与产地及其他因素没有太大关系,或许是抱着简单管理就能卖出去,还能卖出高价的固有思想,而不思进取。但现在被叫停了输入大陆,又没有找到其他市场,往年“随便卖”的将成为历史,这一季的释迦果果农注定是要艰难度日了。可见水果还是要品质过硬,才能在市场上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