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经过水果店,买了一只削过皮的菠萝。
嫩黄的菠萝头上长着一撮灰绿色叶子,闻起来有股新鲜的甜味儿。
进家门就被上上热情的从我手里接了过去,眨巴着眼儿问:我可以吃吗?
我进厨房去切,我妈说:我看卖菠萝的都会用盐水泡着。
我切着菠萝说:盐水应该只是为了让它吃起来更甜一点儿吧,咱就吃个原汁原味,新鲜。
端了菠萝放在桌上。
我爸不喜欢水果,我妈怕酸。
我以前吃菠萝跟吃甘蔗一样效果,吃几口,舌头、嘴唇、嘴角都溃疡一样发疼,我觉得自己对这两样东西过敏,不能多吃。
所以这一盘菠萝理所当然归了钟爱各种水果的小孩。
他一块接一块的抓着往嘴里塞,我很有成就感。
小孩狼吞虎咽的样子,像只贪吃的小动物。
待我从卧室换衣服回来,见上上像小狗一样伸着舌头,整个脸皱成一团,带着哭腔说:让我喝口水……让我喝口水……
我以为他咬到了舌头,问他是不是舌头疼。
上上抱着水壶喝了几口,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用手扒着舌头。
又喝了几次水,哭累睡着了。
梦里还在不断吧唧嘴,皱着眉吐了两下舌头。
我纳闷:难道吃菠萝舌头疼也会遗传?
带着疑问找度娘。
找到一个靠谱的答案,高级知识分子请细读,文科生就别费眼、费心了。
菠萝蛋白酶以及部分甙类物质确实是吃菠萝时“麻嘴”的元凶。由于菠萝蛋白酶活性极强,室温下可以长期保持活性,活性温度范围达到40—60摄氏度,所以能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一直保留下来。此外,盐水浸泡也并不会起到使这种酶失活从而保护口腔的作用,因为食盐(主要成分NaCl),氯化钠中的钠元素作为主族金属,其钠离子相当稳定,几乎不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也不能抑制酶的活性。真正能直接导致蛋白酶变性的则是一些元素周期表上的过渡金属。当这些过渡金属的盐溶液遇到酶,就会和酶形成配位键,这些新的化学键将会强烈影响酶的结构形态,使其不能与目标反应物结合,或者不能正常变形,甚至替换掉酶中本来具有的金属离子,在宏观上就表现为酶“失活”了。
简而言之,菠萝里有一种物质,你吃它的时候,它就会消化你的嘴,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有破损感,而盐水并不能消除这种物质。
怎样吃菠萝不麻嘴?
盐水是不管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烫一会儿。
或者用醋泡一会儿,如果你能忍受醋味菠萝的口感。
三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qwuh.com/bltz/1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