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赛艇 >> 赛艇资源 >> 正文

从0到11长沙赛艇队省运会收获满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2/26 13:32:39
红网时刻新闻9月17日讯(记者周雨墨)“我太紧张了。”9月15日,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赛艇项目开赛第一天,长沙市赛艇队主教练边永杰一看到红网体育记者立刻说道。这是他第一次带队参加省运会,年省锦标赛上,刚接手队伍半年的他,吃了个“鸭蛋”。“今天不紧张了,下午我们指定还能再拿两块金牌。”9月17日,比赛最后一天上午,边永杰已经是一身轻松。最终长沙市赛艇队在本届省运会上收获了11枚金牌。年从省队退役的边永杰,在同年10月接手了长沙市赛艇队,这是一支由长沙市体育局与麓山滨江学校共建的“体教融合”的队伍。“我们不惧与其他市州竞争,并希望通过良性竞争让赛艇在湖南可以获得更整体、更长足的发展。我们在基层一方面发掘条件出色、能力出众的优秀后备人才,一方面进一步探索体教融合的可能性,努力推动项目影响力扩大,以此吸引更多参与人群,选材面进一步扩宽……这样项目才能越来越好。”在年年末接受记者采访时,边永杰曾说过。而他也做到了,不仅在省运会边永杰带队取得了让人振奋的好成绩,同时他也往省队输送了3名运动员,包括在年全运会上获得女子单人双桨第六名的教斯羽,还有完全由他发掘并完成初步培养、成功推荐到省队的郭嘉星。为了备战本届省运会,在年1月,边永杰在市体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将队伍拉至位于常德澧县王家厂的省队训练基地进行外训,一待就是9个月,连春节都没有放假。“选择外训是因为我们在长沙市内的训练基地航道只有米,但省运会的比赛有米和米,所以为了更好地执行训练计划,我们去了常德。”边永杰解释。9个月时间,无论对他还是对队员都是一种考验。更高强度的训练、更严格的管理、备赛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与专业队队员之间明显的差距,所有的一切都让这些第一次去到王家厂的孩子们感到陌生和难以适应。作为教练的边永杰只能通过不断的鼓励给队员们树立信心,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好地后勤保障,以及身兼队员们的心理导师。长沙队队员邹芊芊和陈玉卓告诉记者,刚到省队训练基地时感觉又累又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也变成了习惯,在准备考大学的阶段,每天六点起床开始准备上午的训练,下午三点起床接着训练,晚上还有拉伸和放松,此外全部的时间都在学习准备考试。而考试结束后,由于天气逐渐变热,起床训练的时间变成了早上五点。好在付出的辛苦有了成效,她们不仅在本届省运会上收获了1金1银,也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邹芊芊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成为学校首批赛艇专业的学生;陈玉卓也将在省运会结束后前往武汉体育学院报到。省运会金牌还有手上的老茧。边永杰告诉记者,这一批队员中,高三的有9名,其中有7名都拿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看着11枚沉甸甸的金牌,边永杰不可避免地会想到刚接手时的窘迫。年10月接手这支队伍,年新冠疫情来袭,等到队伍恢复训练已经到了4月,而省锦标赛在8月。边永杰只能在有限时间里,抓紧一切时间熟悉队员、调整训练计划,同时考虑比赛时的排兵布阵。在那一年的省锦标赛上,边永杰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小打大”。他放弃召回已经毕业的高水平学生,完全采用年轻队员组成的队伍应战,包括新入学的高一学生。毫无意外,长沙市赛艇队未能在那场比赛获得任何一枚金牌。但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当时他的大胆与冒险,给了年轻队员积累比赛经验的机会,他们才能在今天的比赛中获得冠军。邹芊芊正是其中之一,年入学时的她是个“体育小白”,好不容易摸到了赛艇的门道,经过疫情期间多天的居家训练再回来,她一度忘记了要怎么划桨。但在今天女子双人单桨米的比赛中,她和队友领先了对手近20秒抵达终点。对于曾经是专业队运动员的边永杰来说,四年一周期,四年一循环。但对于如今成为了教练的他来说,每一年都是一次重头来过。结束省运会,送走这批大学新生,他将马上回去迎来新一批高一新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qwuh.com/blgx/1529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赛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