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菠萝 >> 菠萝功效 >> 正文

难忘的老山岁月连载9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2 17:06:18
(三)非常军工我们连转换成军工连后,保障刚打下的高地的供应。目前我们团的焦点就是高地,是全团防御阵地的最前沿。军工累啊,一连三天,我们连的人员背弹药和食品上阵地时都要经过我们的阵地,一个个累的跟皮猴子一样。包括九班的人员,九班人员的眼神非常复杂,怎么就这么巧啊!为什么不用民工了呢?我们可是战斗员啊!班里的成员都在担忧,怕把我们班撤下去,我更担扰,我军事技术可以,但体力不行,背东西我哪能背动啊!3天后,我们接到命令真下去了,只在.6住了3天。换原来那个9班上,看来还是九班长吕剑找了营教导员,做了工作。这次他们也不说.6高地苦了。我班接到命令随即打起背负,跟随连队下到.6下面的一个高地,走路约有40分钟的路程,在松毛岭后面一个幽静的地方,下面就是船头地区里头寨,阵地后面有条小水沟,这个高地应该就是高地。土质山,住在小猫儿洞里,这个宿营地上面有很多树,各种树,隐蔽性特好,但是光线不好,阳光射不进来,对心情也有影响,长期居住在这个地方让人感到郁闷。背对敌人的山背面依次分为几层猫儿洞,鳞次栉比,山顶上有一条废弃的战壕,一个典型的一线保障分队宿营地。我们班住在右上侧的几个猫儿洞里,洞口用麻袋当门。二个人一个洞,进洞二三步的地方横着对挖二个洞,有一个人深,睡觉时,脚朝里,头朝外,鞋子钢盔放在头边上。洞小的只够翻身的。洞的侧面钉几块塑料袋皮,身下也铺着塑料事子,一床被,一半铺一半盖。洞内太潮,被子天天是潮的。白天在树阴下也晒不到太阳。时间长了,睡在被窝里身子都痛的。从1月22日到3月15日撤到共住53天,这些天就像是地狱般的生活。在茂密的丛林宿营地的树上,早上常有一只二只不知名的有一根香烟长的小鸟在树上蹦来蹦去,但很少叫。在这个宿营地,还有三营机枪连的一部分人员,有老乡顾金岭,小学同学。回来后,马上参加我连军工行动。仗打到现在,我们团已有了很大的伤亡了,原来我团是全面防守船头地区和那拉地区。因为一战,我团大量减员,上级下令让我团收缩兵力集中防守那拉地区松毛岭前端。船头战区和那拉地区的一部分交由我师二团负责,这项命令可能对我连转变为军工有关。因为我们连在高地上的高射机枪射界目标在船头地区。越军的战略战术还是聪明的,没有从我们防守最强的地方下手,而是选择在那拉地区和清水口子下手,这个地区的突出阵地,基本上是石头山,在越军的大、小青山的直接威胁之下,人员隐蔽困难,一旦遭受炮击,往往伤亡惨重。敌人既没有使用飞机参加战斗,我们的高机武器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老山之战25年后,我上老山兰论坛才看到一则消息:“年4月28老山自卫还击作战后,为防范越军飞机侵犯我领空,于年5月2日在老山地区成立地对空导弹连,隶属14军40师。先后配合32师、1师、师作战。年7月撤离老山阵地,历时近一年半的时间,曾经在甘田、曼棍、三转弯、郊址城等阵地坚守。”其实这种导弹是当年苏联提供的打美军U2飞机的改进型。后来有家报纸报到:“在长达十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曾于年10月5日,在广西龙州县一举击落入侵我国领空的越南米格-21P型侦察机1架,并活捉飞行员陈尊。”这是唯一的一次打越军飞机。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团部才派我连改成军工连。原来有导弹部队参加老山防御啊,我说为什么上阵地才1个多月,团里就命令我们把高射机枪拉到麻粟坡县城去了,让我们高机连连改军工连,也不怕越军的飞机威胁。过去当军工期间我还一直担心,越军的飞机过来没有武器打呢?团后勤分出一部前移,已经迁到新寨。有时赶上老山地区有漫天大雾,东风汽车直接开到.6高地卸物质,协理员现场分配一线物质。但大部分时间为了防止越军炮击,物质卸在新寨,总之大大地缩短了保障距离。到现在我已数次往返前沿一线阵地了,累的腿酸脚软,也数不清扛几次弹药和食品了。前两次把罐头送到1号和3号高地,要命的是左9号高地上的战壕全被炸平了,只有一条浅浅的槽。浅槽最多只的一尺深,人只能半弯着腰顺着浅槽走,两边土壤下都可能有地雷,绝不能越雷池半步。越军如果这时炮击我阵地,我们只能挺着挨炸了,躲都没地方躲。当时在.6高地上防守时间不长。因为是一线,到处有地雷,平时也不敢到处跑跑转转,更没有往纵深看一看。当军工后就要通过.6往纵深进入了。当时走的是背对越军阵地牛昆塘的.6高地后的一条战壕,没想到就在我们原防守.6高地的哨位不远,就有一块石碑被甩在战壕边沿上,这块石碑有一米长,一尺多宽,上面糊满了泥巴,这就是中越界碑,看不清是几号。通过.6后,分别是、、、左9号。从左9号拐出来往一线有二条路。一条往右,能上高地。一条往左,经过中部的悬崖通道,可以前往假、高地的无名3号。从左9号交通壕往东可下到李海欣高地。高地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石头山,地处高地和左9号高地前方,就像是从土里冒出来的连体大石笋,对着我后方的下半截是土陡坡,上半截是石峭壁。从山上吊下一条拔河的粗绳索,抓着绳索,脚登着峭壁,才能登上高地,从左9号距离高地大约有米左右,中间有20米的生死线。我第一次过的时候,被越军打了一枪。当时背着弹药正左顾右盼,只听“啾”的一枪……。只见我脚下有一块地像是犁子特意犁过的一样,和别的地方有草坪不一样,犁过的地方冒出一股青烟,心里感到不妙,我赶紧跑步通过。开始不知道,过后才知道是被越军的阻击步枪打出来的,这就是越军阻击步枪远距离控制的生死线,以后走到那地方再不敢停留了。 上到高地往后看,我才知道从到最近,直线距离可能只有20米,但只能从尽头的一尺深的战壕下来,再爬。但的战壕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炮口枪口下,这条路现在已经不用了。上高高的石笋、石柱全炸断了,能落脚的地方全是小石子,我们是踏着小石子上去的。另一条通往假方向的路,走的路还不能随便走,有一段是工兵开出来的,用铁丝拉的通道。铁丝外面土壤下就可能有地雷。在左9号和高地中间是开阔地,最中间有个小水洼,水是黑红色的,边上有三个巨大的弹坑,和在高地的一个模样。现在才知道,这是一种口径迫击炮的炮弹。我们国家早就淘汰了的一种曲射炮,这种炮一是威力大;二是声音响;是破坏力特大的一种炮。看着这个弹坑心里害怕,任何血肉之躯都是经不起这种炮弹炸的。但不知为什么越军这种大口径的炮打的倒不多,猜测是越军国力不足,经济上打不起。越军在前沿大量装备的是60口径迫击炮,这种口径的炮我在上中学的时候看民兵打过,我们部队过去都不用了。目前我们团炮营装备的是口径迫击炮,步兵营所属炮连装备的是80口径迫击炮。据传说越军前沿一线部队还有女兵。我们一线部队把越军的60口径炮也叫做寡妇炮,传说越军一线的好多女兵都是寡妇,男人都在战争中打死了。她们善长打60炮,开炮的时候屁股往地下一坐,两腿一夹炮管,根本不用炮底座。方向靠估计,一炸一个准。我一线部队在60炮上吃大亏了,后来我们连在作攻打的军工保障时,被炸3死4伤,很可能就是她们干的。后来我们前沿也装备了60迫击炮,成为前沿连级指挥所自己调配的炮兵力量。我连往前沿运送60迫击炮弹,看60炮弹小巧玲珑,我截流一发。回杭州驻地时,用锤子和大钉冲出了里面的弹药,本想做个台灯座,后来经过数次搬家也不知搬到哪去了。左9号前开阔地东边,紧靠高地的悬崖下,还有几颗树幸存下来,没有炸断。但在树梢树技上面挂着一些人的肉和肠子样的东西。时间长了,血红色变成了黑色,可见战斗的惨烈。后来在老山兰上看一军牺牲的烈士名单,全团牺牲的名烈士中,有一小半牺牲在这里,还不包括二团三团的打支援时牺牲的人员。回来当军工后,我们全班第一次抬烈士下来。可能是师防化连战士,他身材高大,全身已经一丛不挂,全身黢黑。肚子整个烧通了,仅仅穿着一双高帮钢板鞋,身体内部已发黑腐烂,散发出阵阵尸臭,我们根本近不了身。他是牺牲在高地上,我们带着一副担架上高地抬他,上的时候都是抓住吊着的绳子才能上去。下的时候只有先把他推下来了,然后全班蹴溜到山下。全班只有老孙胆子大些,他用绳子套着烈士的两只脚,把烈士从山脚拉到安全地带。强烈的尸臭任何人都无法忍受,我们全部戴上了防毒面具,然后用一条麻袋先把他的双脚套进去,再把头按进麻袋,才抬放到担架上,轮流把他抬了下来。我的战友,实在对不起了,在这脚下有地雷,随时都可能遭到越军炮击的时候,为了把你抬下去,顾不了那么多了……。在激战期间,二团有个连来当军工,烈士太多,又要冒着敌人的炮火,为了图快,把烈士双手双腿捆住,中间插一根扛子抬,像我们老家抬猪一样,在部队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不过后来再没有出现过这类事件。往去的路上,要经过高地,碰到一个老乡,现在记不清名字,好像叫老友。他正在整理猫儿洞,他的洞里到处是手榴弹和子弹,这种现象过去真没见过,过去在驻地子弹和手榴弹管理要多严有多严,平时连看都看不到,现在前沿的猫儿洞里随处可见。在维护各人的猫儿洞时,你看这么兵游子们。一只手肘低住麻袋铺的洞壁上,手捏着一棵冲锋枪子弹,在阵地上用的子弹大部分是铁壳子弹,子弹头对准麻袋;然后,另一手举起手榴弹,用力砸向子弹屁股,有时一下,有时二下,子弹便被打进土里。一条麻袋被十几棵子弹订在洞壁上,子弹屁股后的底火黄瞪瞪的。洞壁订上麻袋,大大地改善了洞里的小环境。这些行为没人认为不正常,在后方我想没有人敢这样做。老友看到我当军工,非常同情。每次从一线下来走到他的阵地上,他都要让我歇一时,坐一会,给我端杯水,陪我讲讲话。他守阵地,平时还没什么事,人又少,也单调。我来来回回地过,他也乐得有个人陪他叙叙话,聊聊天,他讲军工非常辛苦,但话锋一转说:“你们现在来算好的啦,过去上直接走左前部,浅浅的战壕更本起不到掩护的作用,它是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枪口炮口下。二团一个连当军工,上级要求军工强行通过火速支援,在越军炮火和阻击步枪双重封锁下,一次就死了20多人,也包括霍邱老乡冯克明和陈广金,你们现在从左9号绕过去上高地已经非常安全了。”第二天,我又上了高地送弹药,上高地是有纪律的,严禁高声大语,走路要轻手轻脚,为什么呢?因为高地是个不大的双头山,乱石林立,当时高地在两个山头后各有一个掩体,山前面还有一个小山头是越军控制的范围,我方声音大一点,越方就可能听到,哪怕是走路踩动石子的时候声音都响。所以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弹药送到后踩着乱石刚要悄悄地下,碰到团长陈传发拄着一个拐棍,高大的身影已顺着吊绳爬上高地了,正踩着乱石往上走,没戴领章,头上扣顶钢盔,后面跟着一位全副武装的警卫员。我向团长轻声地打招呼:“团长您好,您怎么上来啦!”我的嘴张的老大,真太让我吃惊了,团长没吱声,向我看一眼,然后向我挥挥拐棍,往一号洞走去,我平时就佩服团长陈传发,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军人,这个时候就更敬佩我们团长,团级干部中真少见的,我们连长都没上过高地,敌人要是在这个时候打炮或进攻,团长有个闪失,对我们团损失就大了,如果这个时候需要我去掩护团长,我会舍命做到的。高地上原有我的一个同学叫孟祥明,这位同学从小就是憨厚有余而灵活不足,是三营九连火箭弹手。本来是个黑黑的小胖子,上阵地后被艰苦的生活搞的也不胖了。在高地上坚守没多久,就牺牲了,死的很惨,被越军的火箭弹炸掉半个脑袋。这是我听战友讲的,他牺牲时我还没当军工上第一线。他夜里站潜伏哨时,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发现了一个敌人的火力点,一天早上,他在哨位上用40火箭筒把敌人的火力点炸掉了。按讲事后他的哨位应该改变一下位置了才对,他没有改变。结果被敌人盯上了,夜里他再次进入潜伏哨位时,被敌人发现了,越军同样用40火箭筒报复,当场牺牲,遗体被炸掉了半个脑袋。想想孟祥明在小学上学的时候,一副憨憨厚厚、沉默宣言、不善言辞的样子,如今是阴阳相隔两重天啊!除了回忆再也看不到祥明同学憨憨的笑了。军工的任务也要运用运筹学的。每次任务都是把最紧要、最急需的任务先完成。军工在一次战斗结束后,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运送弹药,第二阶段是给养,最后阶段就是运送战利品。在一次运送战利品时,看到战利品中有大量的单兵导弹,还有三个把手的冲锋枪,通过运送战利品,我知道了我军的差距,对部队的发展有了点形象的了解。参战前,我团筹备成立导弹连,我一个老乡名叫姜新,幸运地被部队派到廊坊一个地方去学导弹。我估计是肩扛式单兵导弹。我们扛下来的战利品中就是单兵导弹,可见越军已经先与我军装备了,这些导弹是红色的弹身,有60到70公分长,很多,就是没看见发射器,应该是越军为了对付我军的飞机而准备的,偏偏我军也没有派飞机参战,这对空军来说是件幸事,当时越军的防空力量还是很强的。而当时我团的防空力量就是高射机枪,我们连的14.5双联高机和步兵营的12.7单管高机,和越军装备的单兵导弹相比应该是隔代差距。在搬运战利品中,还有大量手雷,应该是美式的。想不通越军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用美式的手雷作为常规武器,手雷弹体为铸铁菠萝形状,为了有个战斗纪念,本人私心大发,私下截流两个,后来掏空炸药带回了家。从中国的特点看,中国人在面临巨大压力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往往能发挥巨大的力量,这是优势。但没有压力时往往一年能办好的事,五年也办不好,这是劣势。前沿战士都住在简陋的猫儿洞里,抗击着越军的炮击,守卫着祖国的领土。消息传到内地,宣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拥军潮,在这股大潮中,涌现出大量支前慰问的单位和个人。军工企业也在为战士的生存和更好地杀敌精心研究器材,当时发明了猫耳洞波纹钢,两个组合,拧上螺丝,就是一个坚固的洞身。整个猫儿洞全装上,就是炮弹直接落在洞顶上,也炸不塌、炸不透。还有营连指挥所用的方钢,代替枕木构建工事,比枕木坚固的多,让前沿战士极大地减少伤亡。同时供应前沿的还有新式军壶,多用的,可以烧水,下面条。还有固体酒精。同时供应前沿的还有暴破筒,像电影王成用的哪种,特别有一种加重的,普通的暴破筒的头部有个大大的铁头子,威力极大,但一次只能往前沿运送一个。随着前沿一线的战友们仗打的越来越精,越打越有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后来连火箭弹都要。就是在一线的战壕上用土垒一个靶台,中间拍个槽,槽的方向就是对着要打的敌人工事,火箭弹放上,后面用电线接上底火,用一节1号电池就能打出去,准头不高,但对越威慑力特大。前沿战士们要求越多,我们军工的任务就越重。另一次上前沿阵地把波纹钢送上去,回来时扛了一把破枪下来,大捷后的战场上基本上让我们打扫完了。路过我专门去看了一个被炸塌了的一个防炮洞,土山都被打成秃山了,我的一个老乡现在还埋在下面。上次打高地时,杨祖亮当军工,配合我一团打进攻,赶上越军炮击,为了防炮,他和守军一块钻着进去,没想到越军一发炮弹正巧落在洞口,炸到了手榴弹箱子,随后的爆炸将整个洞都炸塌了,一个活的也没出来。后来,当阵地比较平静的时候,师里派防化兵过来挖,里面的人都不完整了,人都化了,骨肉只能小心地用手捧出来。当军工要有二项装备必不可少,这比什么都重要,一是拐棍。二是背具。缺一不可,在老山地区崎岖无比的山路和战壕中,摔跤是正常现象,摔到平地上无所谓,摔下山涧就要送命了,所以拐棍可以帮你支撑一下体重和负重。背具其实是一个软的垫子加副背带,背带可以套在双肩上,松紧还可以调整,负重时虽然不能减轻重量,但可以让你背部工作时舒适一点,我在阵地上时就有一支龙头拐仗和一副背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qwuh.com/blgx/13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菠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