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菠萝 >> 菠萝功效 >> 正文

菠萝长哪儿稻子怎么割天台这个学校有意思,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22 15:19:30

你知道稻子怎么割吗?

你觉得菠萝是长在树上的吗?

什么时候的青菜最好吃?

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校园一角有个稼穑园,瓜果蔬菜等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型科技农业园。在学校里,同学们就能体验耕种与收获的乐趣。

这是该校的劳动实践基地,基地分为10个区块,搭配相应主题校本课程,开放一年多来,已成为同学们最爱的乐园。

割稻子也是个技术活

“割的时候小心点,不要伤到手了。”11月29日上午,该校六年级8班同学正在稼穑园里,分组参加体验活动。金观龙和几位同学一组,在稻田区割稻子。他左手抓住稻杆,右手镰刀一挥,就割下一把稻子。

“割稻子是个技术活。”在此之前,金观龙从没割过稻子,这回难得的体验,让他收获颇丰。“我不仅学会了割稻,还切身体会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稻田旁有一台老式打稻机,大家割下的稻子现场被打成了谷粒。

一旁的青菜园里,一组同学正在小心翼翼地收割青菜。被分到大棚里的同学,正将育好的芹菜苗种进地里。一番劳作后,张英轩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不管是种菜、学习或者其他事情,都要好好坚持。”

稼穑园里还有个温室大棚,里面种着火龙果、木瓜、菠萝等热带水果,还有无土栽培的草莓、芹菜等,因为科技味十足,同学们都喜欢来这里观察。

“原来菠萝是长在地里的。”有的同学进来参观后,才知道平时常吃的一些水果是如何生长的。“原来生态平衡是这样维持的。”参观了解大棚内的生态融合技术后,同学们知道了大棚内生态系统是如何建立的,生态系统又是如何运转的。

在成长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城市里的孩子鲜有机会体验耕种,即便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于农作物和农活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校长陆修焕说。

“我们一直在多维度多途径开发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搭建‘雁文化成长体验园’平台,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陆修焕介绍,稼穑园内设置了中药科普、五谷丰登、生态融合、瓜蔬栽培、科技农业、天台美食、热带水果、种桑养蚕、一品黄茶、花卉世界等10个区块。

他们以此为依托,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开发了小厨师、小果农、小花匠、小茶农、小菜农、小桑农、小渔夫、科技农业、五谷丰登、生态融合等为主题的校本德育课程。

该校科学老师陈怡宏觉得,稼穑园的建成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尤其在感悟植物等方面,学生能连续性地进行常识探究。比如对于易被混淆的菠萝与凤梨,我们也可以通过解剖来加深认识。而试验田,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从种子到植株的变化全过程。”

今年,该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

课后,不少同学回家给父母做了一顿饭

该校食堂二楼有6个特殊的灶台,是专门为小厨师课程搭建的饮食文化实践基地,用于开展“小神厨”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据介绍,该课程有三课时,了解饮食文化、安排分工、菜场调研是第一课时,现场实践、烹制美食是第二课时,总结收获、感恩父母则是第三课时。

做什么菜、买什么材料、要花多少钱……对同学们而言,这是一次与社会生活的亲密接触。

调研结果形成报告单后,同学们再将其交给学校食堂,由食堂进行统一采购,为第二课时做准备。洗菜、备菜、烹饪,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苦辣酸甜。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在学校里上了小厨师课程后,不少同学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回家主动为他们做了一顿饭。

陆修焕说,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劳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他们也懂得了家务的繁琐与艰辛。“在注重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群雁齐飞’,让每位孩子都闪光。”

编辑:小H

作者:盛鸥鸥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qwuh.com/blgx/12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菠萝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